在国内,许多年轻人争相读一流大学,甚至高考失利后不惜用四年时间准备考研,只为有朝一日能迈进清华、北大的门槛。到了德国我却发现,这里的年轻人似乎更青睐职业学校。他们不是不爱高学历,只是更热衷于学到真本事。恰恰是这些从职业学院里出来的学生,缔造了"德国制造"的神话。
文/吴木銮(德国) 责任编辑:张樱本文刊登于 3月《大学生》中国校园(转载)
"德国制造"归功于职业教育
来德国没几年,我这个异乡人就发现了职业教育繁荣的好处。但凡标有"德国制造"的东西,都有着无可匹敌的好品质,在很大程度上,这都得归功于德国的职业教育。
初来德国的时候,我在杜塞尔多夫市买了一支圆珠笔。后来的日子里,这支笔跟随我跑遍德国,被摔在地上不下10次,但依然可以使用,写起来极为顺手,出油流畅如新。
我曾去德国的各个城市旅行,一个重大发现让我羡慕不已:在全世界各国房价飞涨的今天,德国各地的房价却出人意料地基本维持原位,甚至在有的城市里还略有下降!在二战后,遭到严重破坏的德国,到处是废墟和流离失所的人,但是德国用很短的时间就实现了"居者有其屋",按照人口来重建房屋,使得家庭数与住宅数基本相当。当时的政府为了节省人力物力,直接把大量的旧住宅简单翻新,然后投入使用。你可千万别小看了这简单的"翻新"二字,我的一位朋友家里的房子足足有120年的历史,在二战期间曾经严重破损,属于战后"翻新"的房子之列。第一次听他说起房子的历史,我本以为现状应该是外墙斑驳、室内阴暗、破旧不堪,但出乎意料的是,不管是外观还是室内,丝毫不比任何一个发达国家的别墅差。可想而知,在百废待兴的战后,德国人仍然保持了怎样的严谨态度去对待"翻新"!
任何去过德国的人都深有体会,在德国的高速公路上开车是非常惬意的事。因为许多路段没有速度的限制,司机可以以每小时近250公里的速度飚车行进,体验一把F1车手的感觉。为什么他们能在高速公路上如此肆无忌惮?德国朋友告诉我,他们的高速公路路面铺的水泥平均厚度达到了70厘米,可以直接用来起降飞机,甚至坦克也能在上面行驶自如。我惊讶得合不拢嘴,问道:"难道你们的高速公路上没出现过下陷或塌方事故吗?"那位德国朋友冥思苦想了半天,以无庸置疑的语气回答我:"从来没有听说过。"
二战后,英国占据着天然地理优势,理所当然地成了最大的德国商品进口国。刚开始,英国为了显示战胜国对战败国的侮辱性惩罚,坚持要德国人在他们的产品上注明"德国制造"。但经过若干年的使用,英国人发现:凡是印有"德国制造"的商品质量特别好,在市场上经常一抢而空。从此,"德国制造"就在英国成了"质量"和"信誉"的代名词。现在,"德国制造"在全球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德国制造"为什么质量那么好,原因有很多。比如德国各种路桥施工过程中很少发生腐败案件,一旦发生这种事,会被全国报纸集体炮轰,成为一桩丑闻,甚至会导致从当地到国家级的官员被刑事处罚或引咎辞职。"德国制造"其实还得归功于德国的教育体系,尽管近年来德国教育经历了各种变迁,但大多数学生仍然热衷于向实用型人才发展。
大学并不吸引年轻人
无论我们在大学里的专业是什么,无一例外都学过"××职业准则"一类的课。与其在大学课堂里空谈职业操守,还不如在实际工作里耳濡目染地受到前辈的亲身示范。毫不夸张地说,职业学校的学生对"德国制造"的坚守比起那些著名大学学生毫不逊色,"德国制造"的声誉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职业学校学生在企业的亲身感悟。
总体来说,德国只有30%的适龄青年能读上大学,"宽进严出"的原则让近三成的大学生们在大学期间要被淘汰掉。所以,德国学生从小就面临着考大学、立志成为科学家和考职业学校、掌握一技之长两种选择。
德国学生初中毕业就开始分流:一部分有志于上大学的学生进入普通高中再学习4年,然后直接升入大学学习;另外一部分有志于技工等工作的学生则进入职业学校,再读3年后就业,也有人再进入大学学习。在职业学校就读的学生进校就要签订两份合同:第一份是与学校签的培训合同,合同规定经过3年的培训,学生应达到什么水平;第二份是在有关部门的安排下学生与企业签订的合同,合同规定学生边学习边在企业中实习,一定阶段后还能拿工资。
其实,大多数年轻人早在中学阶段就早早地确定了职业理想:进入职业学校。基于各行业技能要求和难易程度不同,理论课和实践课的课时也有很大的不同,有些对实际操作技能要求高的行业,学生每星期要到企业做4天实习生,只有1天去学校上理论课,这样他们能在职业学校里把理论知识很快转为实践经验,学生可以找到更多的学习乐趣。其次,作为企业的实习生,他们也逐步完成着由学生到社会人的过渡,如果表现好的话,还可在实习结束后直接在实习企业由学徒转为正式工,省去毕业找工作的麻烦。
德国人确实比较实在,一方面在职业学校读书可以拿工资,还可以很快融入社会,所以大部分学生愿意上职业学校。德国的大学学制相当于我国的本硕连读,学生熬到毕业的时候,平均年龄已经高达27.5岁,还要面临很高的淘汰率,实在风险太大,所以大学的吸引力对德国年轻人来说并不强。
职业教育不等于素质低
你一定会对我如此推崇德国的职业教育露出鄙夷的神情,甚至还会质问我:你说德国职业教育造就了优质的"德国制造",可是从职业教育学院里出来的学生怎么可能比一流大学的天之骄子们牛呢?
2007年4月底~7月初,我在德国做学术访问,期间走访了一些著名大学和职业培训机构。对我来说,德国传媒教育中最迷人的部分还是"作坊式"的职业新闻学院。多位德国新闻从业人员告诉我,他们当年的第一志愿报考的是非常有传奇色彩的两所职业学院--德意志新闻学院(Deutsche Journalistenschule)或亨希新闻学院(Henri Nannen School)。那里曾涌现过无数辉煌的名字,进入这两所学校也就意味着日后毕业可以捧到新闻职业的金饭碗。但承载着德国新闻人"光荣与梦想"的职业新闻学院并不容易进,对学生的知识面要求甚至远远高于大学。
或许你觉得我在危言耸听吓唬你,那么不妨尝试回答这些问题:"如果一公斤的冰和一公斤的开水混合在一起,水的温度是多少?一个成年人的骨头有多少根?天文学的光年指的是什么?……"这些就是2006年德意志新闻学院和亨希新闻学院联合笔试中的试题。德意志新闻学院的校长Ulrich Brenner先生告诉我,他们招进来的学生大多数有很好的知识储备,政治、历史、地理、医药甚至天文,学生都应该知道一些。
如果你看轻这些职业学校的学生,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也许顶着"名校金字招牌"的你远远不如他们。德国职业学校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强,一些在校生就开始以自由撰稿人的身份给媒体供稿。有意思的是,在一所职业学校参观时,一位低年级的学生还向我展示了如何利用互联网进行"同步写稿",合作写稿的记者A可以看到B写稿的过程,避免了重复劳动和风格差异等问题,还能互相补充素材、商议措辞。
德意志新闻学院是德国历史最悠久的新闻职业学校。早在1949年,全国第一个新闻研讨会就在这个学校召开,学校的创办者模仿了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新闻教育模式。我去参观时,见到了45名学生。他们被分成两组,一组15名学生的课程比较紧凑,要连续在课堂上学习16个月,然后花上5个月的时间学习印刷媒体的写作,其后2个月学习广播课程、2个月学习电视课程。然后开始去媒体实习。另一组学生的课程相对长一点,是18个月。在德意志新闻学院学习后,他们还要去德国慕尼黑大学学习3个学期。学生Seefeld就是一个放弃继续读大学、"跳槽"来到职业学校的学生。他原来在普通大学里学了两个学期的新闻课,后来他产生了很大的疑惑:这里的环境能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好记者吗?于是,他中断普通大学的学业,转身参加了竞争极为激烈的职业新闻学院的入学考试。现在他再也没有时间像以前在高屋建瓴的象牙塔里那样去喝啤酒或者玩各种网上游戏,整天忙于上课、自由撰稿、寻找有趣的采访对象、看书、实习,但心里特别充实。
- 下一篇:公司不是江湖,何必胯下受辱